近日,由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风军博士撰写的一部全面解读陕西方志舆图的研究专著——《符号、景观与文化空间》正式出版。
方
志舆图是中国特色的一类文献——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中的图有多种,有星野图、舆图等,其中舆图最多。所谓“舆图”,《辞源》解释为“谓地为舆者,天
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在方志中,舆图是表示方志所记的地域的地表诸多事象的图的总称。《符号、景观与文化空间》一书以
明至民国时期(1368一1949)的陕西方志舆图为例,探讨了陕西地域文化中的诸多现象如瀵、八旗马厂、山河堰、龙洞渠、洽水渠、沙苑、杨填堰与山阳县地域与城市景观等,进而对利用方志舆图进行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该书的出版对当前陕西的水利建设、城市与乡村建设、生态建设及土地利用等有着十分有益的参考指导价值。方志的编纂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方志舆图的景观历史地理研究的结论对当前方志的编纂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该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刊印发行。